从新冠肺炎到新冠感染 志愿者一直在服务

您的位置:首页>研究与创新>疫情防控
从新冠肺炎到新冠感染
志愿者一直在服务
以“社志会”公众号的防疫志愿服务文章为例

谭建光

    最近,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印发《关于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“乙类乙管”的总体方案》,提出“为贯彻落实党中央、国务院决策部署,高效统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,稳妥有序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从‘乙类甲管’调整为‘乙类乙管’。”并且,病毒名称从“新型冠状病毒肺炎”更名为“新型冠状病毒感染”,大众层面的简称,从“新冠肺炎”转变为“新冠感染”。这是标志性的变化,在坚持“人民至上、生命至上”原则的前提下,从“严格防控”“严防死守”转变为“科学防治”“自我防护”,逐渐进入常态化、日常性的流行病防治阶段。与此同时,志愿者的防疫服务也需要转变思路、转变方式,认真细致做好配合“医疗救护、有序防护、自我保护”的关爱服务。回顾三年多来,一千多个日日夜夜,成千上万、数百万数千万的志愿者先后投身疫情防控服务,配合医护人员、疾控人员、村居人员做好安全值守、核酸检测、关爱帮助、爱心运送等服务。与此同时,广东省社工与志愿者合作促进会的公众号(社志会)作为最早关注和倡导防疫志愿服务的新媒体,也在三年中发布了许多志愿者和志愿组织的服务案例,发布了许多专业指导防疫志愿服务的文章。在从“新冠肺炎”转变为“新冠感染”的服务转型时期,我们回顾和分析发布的文章、案例,探寻志愿者防疫服务的路径,期望留下值得珍惜的历史痕迹,也为未来的志愿服务提供借鉴。

一“社志会”公众号防疫志愿服务文章概况
    我们经过整理发现,社志会公众号从2020年1月到2022年12月的三年之间,总共发布防疫志愿服务的文章共90篇。最早发出的是2020年1月26日(大年初二)的《这个春节:志愿者可做的十件事情》;最后发出的是2022年12月30日(元旦前夕)的《邻里守望 ?守护安全——今冬明春志愿者防疫服务的途径与方法》。通过比较分析,除了官方志愿者网站、公众号的影响力之外,在来自社会化、民间性的公众号之中,“社志会”在关于防疫志愿者、防疫志愿服务方面发出的案例、文章产生的影响力较大,引起各类官方和民间公众号的转载,也获得广大志愿者和志愿组织的阅读参考。

    本文梳理三年来社志会公众号的防疫志愿服务文章,可以发现每个年度的发布频率以及重点内容有变化、有发展。

第一2020年防疫志愿服务文章频率及其重点内容
     疫情防控志愿服务与其他志愿服务不同,不是有所准备、有序开展的,而是突如其来、突然需要的。社志会公众号原来没有防疫服务、疫情报道这一块的内容,主要是发布公益社团活动与志愿服务案例,因此在疫情防控之前,社志会公众号的社会影响力不大,仅仅局限在会员之间的交流,社会知名度非常小。2020年1月下旬,社志会关注到新冠疫情的爆发,感悟到必须有志愿者参与和支持防疫服务的时候,就临时将重点放在关注防疫志愿者、防疫志愿服务。我们统计了一下,在2020年1月下旬到4月上旬的一百天之间,社志会公众号总共发出防疫志愿服务的案例文章、指导文章45篇,几乎是每两天就有一篇。最初是在很多志愿者一下子不适应疫情爆发情况,不知道怎么服务的时候,提供一些专业指引和指导。随后是搜集各地区、各组织初步探索防疫志愿服务的案例,进行分析、提供参考。再后来是总结第一阶段防疫志愿服务的做法和经验,提供志愿者和志愿组织学习借鉴。经过疫情防控从“遭遇战”到“攻坚战”之后,4月下旬到10月左右基本平静,因此社志会没有再发布相关文章。到了冬季疫情复发,社志会又及时发布一些防疫志愿服务新进展、新知识的文章。

第二2021年防疫志愿服务文章频率及其重点内容
     进入2021年,新冠疫情总体传播和蔓延的速度遏制住了,进入“零星散发”的阶段,但是出现的新情况是面向农村地区、偏远山区扩散。因此,社志会较早关注农村地区防疫志愿服务的需求,2021年1月发布《这个春节如何做好农村防疫志愿服务》的指引,引起各地区的重视,并且接受北京市志愿服务联合会、北京市志愿服务发展研究会的邀请,录制《农村疫情防控志愿服务的知识和技巧》辅导视频,提供山区和农村的志愿者参考。与此同时,针对北京、河北、广东、内蒙古等地爆发疫情的情况,撰写专业文章提供防疫志愿者参考和借鉴,促进更加精准细致地做好防疫志愿服务。记得是2021年5月19日,我刚刚从广州到北京,为海淀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进行调查辅导。突然传来广州爆发“5.19”疫情的消息,因此我在北京连续做了多次核酸检测,后来到山东、浙江等地也连续做核酸检测,幸亏都是阴性,没有影响行程。这时候,我就感觉新冠疫情此起彼伏、难以消停,连续撰写支持广州防疫志愿服务、支持香港防疫志愿服务,以及辅导各地防疫志愿服务的文章。全年度社志会发布防疫志愿服务的文章不多,仅仅是12篇,说明2021年新冠疫情只是“零星散发”,志愿者的防疫服务总体有序开展,面临的困难和压力不是很大。

第三2022年防疫志愿服务文章频率及其重点内容
     2022年是疫情防控形势变化大,各种情况多,志愿者防疫服务非常辛苦、非常艰辛的一年。因此,社志会发布的防疫志愿服务专业指导文章也相应增多,共计26篇。春节之后,陆续爆发吉林疫情、上海疫情,引起全国的关注,也招募大量志愿者投身防疫服务、关爱服务。因此,社志会根据疫情发展新情况、防疫服务新知识等,陆续发布前沿观察、专业分析的文章,获得全国各地包括上海、吉林等地的重视,转发给志愿组织参考借鉴。入夏以后,贵州、四川、新疆、西藏、内蒙古、甘肃、陕西等陆陆续续爆发疫情;秋冬之际,广州和北京的疫情爆发,引起全国关注。这时候,志愿者和志愿组织纷纷参与社区值守、核酸检测、关爱帮助、物资传送等服务。但是,由于奥密克戎病毒的传播广、扩散快,几乎让人“防不胜防”“顾此失彼”。志愿者非常劳累、志愿组织非常疲惫。社志会就因时制宜,发布《防疫志愿服务的新形势与新要求》《防疫志愿者如何满足群众的“双保”(保生命、保生活)需求》等文章,提供一些科学、理性的指引。进入2022年12月,国家“二十条”“新十条”的贯彻落实,进入“解封不解防”的新阶段,社志会就及时发布《志愿者如何做好“一解三护”的防疫服务》《志愿者“阳康”后防疫服务的十条注意事项》等专业指导文章,为志愿者提供关心和辅导。
回顾三年来社志会防疫志愿服务发布的文章,最突出的特点就是贴近疫情防控的需求、贴近防疫志愿者的需求,根据不同时期的状况变化和服务进展,为志愿者和志愿组织提供切实有效的启迪与指引。

二防疫志愿服务的主要文章及特点

    社志会三年来先后发布90篇防疫志愿者和防疫志愿服务的文章,现在挑选各个时期比较有代表性的10篇文章,进行回顾和分析,既可以把握志愿者参与防疫服务的轨迹,也可以作为历史的记录和见证。
???第一:《这个春节:志愿者可做的十件事情》(2020年1月26日)
     记得社志会公众号发布的第一篇关于新冠疫情防控志愿服务的文章,是2020年1月24日除夕晚上受到感动临时撰写出来的;大年初一交给公众号后台编辑,大年初二即1月26日发布出来,产生很大的社会影响。我是1月18日从贵州省、海南省做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调查辅导回来,之后就听到电视上钟南山院士对武汉关于新冠疫情的说法“肯定有人传人。”这时候引起全国关注重视、进入防控阶段。于是,志愿者和志愿组织原有的关爱服务模式都不能做了,面临“三个不能”的要求,“不能聚集服务、不能上门服务、不能接触服务。”刚刚启动的全国性“暖冬行动”关爱帮助外来务工人员回乡的志愿服务暂停了,慰问社区农村老人,探望乡村社区儿童的服务暂停了。一时间,各地志愿者和志愿组织不知道怎么办,发微信、打电话、用语音等向我们咨询。这时候,我们也不了解,也在观察和思考。除夕之夜,看到解放军医护人员、医学院校人员等连夜飞往武汉,支援防控疫情和救治病人。我们就受到启迪和感动,联想到在防疫的特殊环境中,志愿者可以做的10件事情,马上撰写出来,编辑和发布。文章说到,“这个春节很特别,志愿者需要在家中、在厅堂、在书房,为国家安康、人民健康做贡献;志愿者‘足不出户’也能够做好10件事情”。具体包括:
01安心在家
“宅”出生活的意义,静静做回顾、思考、阅读、记录,积淀志愿服务新发展的基础。
02关注国家与人民
正确收集和听取各地的消息。
03关心“英雄”
多看“逆行者”一线医务人员奉献和努力的信息。
04帮助疏导
通过网络微信为隔离人员解释政策措施,提供关怀慰问。
05带头讲卫生
在家勤清理,上街戴口罩。
06关心近邻,互相帮助
捎捎菜,带带米,小事帮大忙。
07理性捐助
按照政府和医疗机构的信息引导,根据需要参与捐助。
08友善发声
用理智和友善的心态,传递社会信息。
09爱家人多交流
弥补一年在外忙碌疏于顾家的缺憾,多做亲情沟通。
10等候召唤
做好准备,随时听候社区机构或志愿组织安排,为人民的健康安全提供服务等等。

     如今回头再看,这篇文章非常浅显、非常朴素,就是按照疫情防控的要求,结合志愿服务的特点,提出了一些简单的建议。然而,当时全国各地志愿服务管理机构、志愿组织等转发非常广泛,很多志愿者也阅读和分享。从留言的情况看,许多志愿者反映正在困惑和迷茫的时候,看了十条指引,感觉有参与反映志愿服务的方式方法了。为此,我们特别欣慰,并不在意文章要多详细,水平要多高,只是在志愿者和志愿组织最需要的时候,发出了专业的声音,提供了专业的指导,就非常有价值了。

? ??第二:?《防控“新冠”疫情:志愿服务的十个参考案例》(2020年1月31日)

    当《志愿者可做的10件事情》发布之后,不少志愿者和志愿组织发来微信询问有没有可以参考的做法和经验。于是,我们通过各种途径搜寻参与防疫服务的案例。因为刚刚扩散爆发疫情,确实很难找到丰富的案例。但是,非常感谢媒体和网络,感谢志愿者朋友,他们推荐了一批案例。我们根据这些案例撰写《防控新冠疫情:志愿服务的十个参考案例》,在2020年1月31日即大年初七休息日发出。值得注意的是社志会特别慎重,考虑这些案例是抗疫初期的,仅仅用“十个参考案例”的标题,但是一些官方媒体和网络转载的时候直接改为《防控新冠疫情:志愿服务的十大案例》,引起社会较大的关注,也引起各地志愿者和志愿组织的参考借鉴。案例类型包括:

01为“最美逆行者”护航
——武汉市民志愿车队。
02为“在外湖北人”送温暖
——宁波红领之家“志愿跑腿”服务。
03广泛宣传党和政府的防疫政策
——李森党员志愿者热线传播服务。
04积极宣传“党员冲在一线”的示范
——网络志愿者传播上海华山医院“派党员医生上一线”的做法。
05科学普及有益有效的防护方法
——贵州省龙里县布依族志愿者传唱防疫山歌。
06为特殊困难群体提供关爱帮助
——武汉市社区“红色细胞”服务有需要的群众。
07倡导“多在家、少交往、不传染”
——广东菠萝志愿者参与社区防控服务。
08为有需要的人群提供心理咨询
——“志愿云”的“抗击疫情从心开始”心理专项服务。
09帮助澄清和揭露网络谣言
——志愿者针对网络谣言进行辟谣和科普。
10专注调查防控新冠疫情志愿服务的发展趋势
——志愿服务专家学者的参与和支持等等。

    这些案例及其专家点评,在今天看来是很基本、很简单的防疫服务做法;但是,刚刚开始疫情防控的时候,志愿者和志愿组织特别缺乏指引、特别需要参考,所以对这些案例的转载和传播也非常广泛。

????第三:?《青年“勇敢群体”及其特征:以中国青年参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为研究视角》(2020年4月8日)

    在面对新冠疫情冲击,引导志愿者和志愿组织开展科学、有效服务的同时,我们作为专业社团也开展调查研究,一边整理最新的素材、一边进行理性分析,撰写了《中国“防疫战”:青年参与社会治理的一种途径》《青年“勇敢群体”的崛起研究》等论文。其中,2020年4月份发出的青年“勇敢群体”论文,分析青年的心态经历了“猜测—惶恐—冷静—自信—勇敢”五个阶段,诞生了十大青年“勇敢群体”,即
01勇敢冲锋者——青年党员团员;
02勇敢逆行者——青年医护人员;
03勇敢护卫者——青年解放军官兵;
04勇敢救援者——青年应急人员;
05勇敢建设者——青年建筑工人;
06勇敢创意者——青年艺术创造人;
07勇敢守护者——青年社区工作者;
08勇敢奉献者——青年志愿者;
09勇敢同行者——普通社会青年;
10勇敢传承者——大中学校学生等。
     这也是最早专题研究青年参与防疫志愿服务的论文,引起学界和社会的关注,下载率和引用率都比较高。

 第四:《这个春节如何做好农村防疫志愿服务》(2021年1月20日)
    进入2021年,疫情防控走向常态化,零星扩散和多点爆发交织,就需要志愿者不断挺身而出,参与保护城乡群众健康安全的志愿服务。尤其是2020年底到2021年初爆发河北省农村的新冠疫情,出现新的迹象,即不仅仅是在城镇传播,而且蔓延到乡下和村落。由于农村的医疗条件比较薄弱、防控工作基础薄弱,一旦发生疫情就会有严重的后果。为此,特别需要关注年初疫情防疫工作,开展农村防疫志愿服务。
   社志会2021年1月即发布《这个春节如何做好农村防疫志愿服务》的文章,提出必须大力做好农村防疫志愿服务,在防控新冠疫情期间主要是动员农民志愿者以及其他相关志愿者,宣传防疫政策知识、执行防控检查措施、开展居家防控关爱帮助、提供隔离防控心理沟通等,奉献爱心、帮助他人,共同做好防疫工作的一系列服务。同时提出由于农村的乡村、庄户之间居住分散,卫生条件不够好,通讯设施不完善等等,将造成志愿者参与农村防疫服务面临更大风险、更多困难。因此,需要引导志愿者掌握“五不”的防范原则,力求做好防疫服务、避免风险问题。
农村防疫志愿服务特别需要健康卫生专业人员的支持。这里说的健康卫生志愿者,既包括城市医护人员业余时间为乡村防疫提供义务咨询指导,也包括县镇医护人员业余时间为乡村防疫志愿服务提供辅导帮助,还包括热心学习健康卫生知识的其他志愿者。疫情防控是专业性服务,不论是城市志愿者还是农村志愿者,缺乏专业指导的时候,往往心中没有底,不知道该怎么做。这时候,特别需要医护人员、疾控人员、卫生志愿者的指导。农村疫情防控工作开始以后,这些志愿者就通过深入乡村的“义诊”“义灸”,一边解除村民的“小病痛”“小烦恼”,一边宣传普及疫情防控的政策和知识,引导村民理解和支持政府的防控措施。这种有专业特色的防疫志愿服务,发挥了很好的作用。
由于社志会较早关注和重视农村的防疫志愿服务,发出专业引领和指导,引起各地志愿组织的关注,邀请录制农村防疫志愿服务视频课程,讲授农村防疫志愿服务知识技巧等,为农村地区的防疫工作作出贡献。

????第五:?《做好“平战结合”的防疫志愿服务》(2022年1月15日)
     当我们迎接2022年元旦和春节来临的时候,也遇到新冠疫情的加快传播、肆意蔓延。从冬春之际的东北、西北以及浙江宁波、广东深圳疫情扩散,到春夏之际的吉林省、上海市爆发疫情,引起全国关注。这个时候,志愿者发现“防疫”与“生活”并非是分开的,而是交织在一起的。因此,文章提出:

1疫情改变了我们的生活,改变不了我们追求美好生活的憧憬;
2志愿者“永远在你身边”,不论“平时”还是“战时”都有爱的身影;
3防疫尚未有“终止时”,志愿者时时刻刻可能被召唤和被动员;
4防疫志愿者要有热情、有爱心,还要有规范、有技巧、有水平;
5防疫志愿者既收获感谢和赞扬,也需要化解种种误解和责难;
6“平时强素质、战时做奉献”,我们的志愿者一直在成长的路上等。

     文章还分析,最初,社会大众包括志愿者都有侥幸心理,认为2020年第一波新冠疫情控制了以后,就会逐渐恢复正常。然而,没有想到“新冠”与“非典”不同,总是卷土重来,而且不断出现变异。尤其是世界各国的防控遇到困难,蔓延厉害,也就经常冲击到中国的防控和安全。这样,国内不论哪个地方,不论哪里的志愿组织,都要紧绷“常态防疫”这根弦,平时做好预防,战时积极防控。最近经常议论的就是,去年几个防控“优等生”的地区,今年也遇到疫情冲击和“破防”,都是通过艰难而坚强的努力实现“动态清零”。为此,干部群众、志愿者和志愿组织都不能麻痹大意、不能稍有懈怠,必须时时刻刻防范疫情冲击、做好防控服务。应该说,这是较早将疫情防控的“平时”与“战时”相结合,提出常态化防疫志愿服务思路的文章,为各地志愿者和志愿组织提供了科学参考。

? ??第六:?《人民至上、生命至上:致敬防疫志愿者》(2022年3月13日)

     原本以为春节之后,进入春暖花开的季节,新冠疫情的冲击会少一些,不料,2022年3月伊始,从北京、深圳等地零零星星的疫情,到吉林、上海大规模爆发疫情,以及其他地方此起彼伏的疫情波动,让许多志愿者仓促之中走上抗疫一线、夜以继日提供防疫服务。为此,我们专门撰写《人民至上、生命至上:致敬防疫志愿者》的文章,说到很多城市和农村,发现疫情和病例之后,迅速划定管控区和封控区,有“足不出户”或“不出小区”等要求,就需要大量基层工作者和志愿者协助做好管理和防控的服务。很多社区志愿者、农村志愿者积极响应,就近就便参与防控服务,及时有效阻断疫情、做出贡献。
志愿者以亲切和热情,消除了群众的抵触情绪,赢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。因此,志愿者配合岗点的防控服务既要认真严肃,也要灵活热情,善于解决群众思想问题,实现共同防控的效果。同时,近年来,国家和地方根据防疫形势的变化,防控工作的进展,陆续推出各项防疫政策和措施。另外,针对疫情变化的特点,有些新的政策对原有措施进行调整和完善。城乡群众或者对于防疫政策了解不多,或者对于政策的变化缺乏及时了解,就会产生各种情绪。这时候,防疫志愿者要尽量快速、全面了解新的防疫政策、防疫措施,面对城乡群众进行宣传解释。特别是配合党和政府宣传,配合党员干部宣传,配合疾控人员宣传,以志愿者“来自群众、贴近群众”的优势协助做好宣传解释。这样,就能够达到更好的宣传效果,让政策措施更好传播到广大群众之中。
志愿者一方面发挥爱心热情、发挥耐心韧性,协助党员干部、医护人员、村居人员做好防控工作、关心帮助等等,用心用力“把好事做实、把好事做好”;另一方面在防控疫情志愿服务的过程中传播新思想、引领新风尚,将党的人民至上、生命至上理念,以及各项防疫政策措施,用“知心话”“贴心话”“暖心话”的方式传递给乡村社区的群众,让老百姓感受来自党的关怀、来自社会的力量。

? ??第七:?《防疫志愿者如何服务群众的“双保”需求》(2022年12月1日)

     三年来面临变化多端的防疫形势,尤其是近半年来的奥密克戎病毒传播速度非常快,使得很多地区尤其是大中城市面临严峻的防控任务。防疫志愿者也在不断增加服务时间、增多服务内容,力求更好地帮助社区与农村群众。同时,我们从多种渠道的调查和沟通了解到,人民群众的防疫需求从“一保(保生命)”转变为“双保”(保生命保生活)。防疫志愿者也要按照党和政府的要求,做好“保护人民群众健康安全、保障人民群众基本生活”的“双保”服务。人民群众对防疫工作和防疫志愿服务的需求发生变化,不仅仅需要“保护健康安全”;也特别需要“保障基本生活”,既包括物质生活方面的具有基本收入、日常物资保障;也包括精神生活的需求、交往温暖的需求等等。这样,在新阶段新环境下,对于防疫志愿者的要求更高了,既要求服务的内容不断丰富,从“一保”拓展到“双保”;也要求服务水平的提高,能够理解和引导群众的需求发展。
在疫情防控期间,最重要的是重建邻里和睦的关系。一方面是对于新冠疫情的担忧和顾虑,使得一些居民、村民之间互相不信任、互相猜忌和指责,破坏友善的邻里关系;另一方面是防控环境中的生活互相交织、意见不一致等等,造成邻里之间的矛盾冲突。为此,防疫志愿者在进入社区和农村开展疫情防控服务的时候,不仅仅是完成防疫任务,而且要主动帮助群众构建防疫期间的良好邻里关系,也为防疫常态化之后保持邻里友善提供基础。
一是从防疫志愿服务中发现居民、村民中的“好心人”“热心人”“有威望的人”,作为建立邻里和睦的核心人物,既在防疫中发挥积极作用;也在未来的社区、乡村生活中发挥积极作用。
二是针对居民、村民以及外来人员中挑剔多、情绪大的人员,多沟通交流,化解心结,吸引他们理解和支持防疫工作,也逐渐成为友善和睦的邻里。
三是在防疫期间不便开展聚集性活动的时候,通过线上和网络空间,鼓励居民、村民开展相互关怀、相互激励的活动,创造好心情共同度过防疫时期。此外,防疫志愿者通过志愿组织、其他机构的支持,可以链接促进邻里和睦的视频资料,包括文艺节目、抖音快手等等,让群众在防疫期间既获得快乐,也受到感染。
这样,“隔离不隔爱”“隔离不隔情”,才能够真正建设好的邻里小区,不论是防疫期间,还是平常时候,都成为人民群众的幸福家园。

? ??第八:?《志愿者如何做好“一解三护”的防疫服务》(2022年12月6日)

     2022年11月30日是疫情防控政策措施发展变化的关键日期,由广州开始从“严格防控”转变为“动态防治”。一些县区上午还在发布高风险区、封控区加强防控的公告;下午就临时发布中止原有公告,实施“解封”政策措施。这时候,很多防疫志愿者思想难以转过弯来,原来听取各种指令开展的防控服务取消之后,究竟需要做什么、需要怎么做,都是模糊和迷茫的。于是,我们经过迅速的调查和了解,撰写并发布《志愿者如何做好“一解三护”的防疫服务文章》,即“解封不解防、医疗救护、有序防护、自我保护”的志愿服务成为新形式、新内容。志愿者做好“解封不解防”的防疫宣传,要注意几点:
一是要随时了解新政策。近期,伴随疫情防治变化,群众需求变化,国家以“小步走、不停步”的形式不断调整政策措施。因此,志愿者不能因循守旧,而是要反应敏锐,很快捕捉和理解新的政策动向。这样的宣传推广,群众才最愿意理解和接受。
二是志愿者要把握防疫政策的本意。党和国家不同时期制定和实施的防疫政策,最本质的特征就是“人民至上、生命至上”,这就包含了保护群众健康安全和保障群众生活发展的要求。所以,志愿者不是简单机械固守某一个条文,而是在主动学习领会政策精神之后,更加有益有效地执行和服务。
三是要注重结合地区特色、群众习俗进行初步推广。防疫志愿者要灵活思考,因地制宜,努力做好“解封不解防”的政策传播推广服务。“医疗救护”志愿服务是在防疫期间,一些老人、儿童及其他疾病人员,也需要医疗人员特别关注,避免因为疫情感染情况下的医院挤兑造成的意外状况。因此,防疫志愿者在协助“医疗救护”的需要下开展服务,针对特殊人群提供关爱帮助等方面,就要积极探索可行的途径。同时,要寻找防疫知识与群众生活发展的有机结合,用现实生活的情景和事例,更好地说服群众、影响群众。
这样,“每一个人都是健康第一责任人”“每一个人都是防疫第一守护人”的理念才能深入人心、发挥作用。

? ???第九:?《为防疫志愿者说几句话》(2022年12月15日)

     从“严格防控”转向“动态防治”之后,一些网络大V、社会舆论就走向另一个极端,肆意攻击防疫人员、社区干部、防疫志愿者三年来的努力。为此,我们在调查取证的基础上特意撰写《为防疫志愿者说几句话》的文章,为三年来防疫志愿者参与“人民至上、生命至上”的关爱服务发出呼声、表达敬意。具体内容:
第一句话:尊重防疫志愿者就是尊重我们自己 。从2020年以来,先后经历了三年多的艰苦防疫历程。先后有多少人当过防疫志愿者,先后有些志愿者多少次参与防疫服务,先后有多少人获得过防疫志愿者的关心和帮助,先后有多少地方在防疫志愿者的努力下守护了健康安全等等,这些都是天文数据,也许很难有完全准确的统计。但是,我认为不论什么人,都与防疫志愿者有交织、有关联。或者是当过防疫志愿者,或者是受过防疫志愿者的保护,或者是联系过防疫志愿者,或者是与防疫志愿者插肩而过。不论是什么状态,防疫志愿者和防疫志愿服务都成为三年来每一个人不可磨灭的印记。所以我说“尊重防疫志愿者就是尊重我们自己,就是尊重我们曾经的友爱、善良、勇敢和坚毅。”
第二句话:记住防疫志愿者服务就是记住生活?。防疫志愿者的服务内容非常多样,并且伴随疫情防控的需要不断变化。记得在2020年春节前后的时候,防疫志愿者服务到底能够做什么,大家还非常茫然。因为,原来志愿者集中到火车站、汽车站关心帮助群众返乡的“暖冬行动”,因为防疫不能接触而暂停了,其他很多探访志愿服务、帮扶志愿服务也无法开展。其实,我想全国各地的城乡群众、干部群众,生活中许许多多的事情都与防疫志愿服务交织,融入生活的记忆之中。这三年,防疫志愿服务遍布祖国的大江南北,融入祖国的社区农村,也融入了我们每一个人的血液、每一个人的记忆。我们不应该轻易诋毁,不应该轻易抹杀,而是要作为人生的珍贵经历、珍贵记忆。
第三句话:携手防疫志愿者共创健康文明新未来 。国家颁布新冠疫情防控“第九版”“二十条”“新十条”之后,防疫工作和防疫志愿者服务都进入新的阶段。并非新冠疫情消失了,而是“传播快、重症少”。传播快的特点就是无法用“严防死守”的旧方式堵截,只能够加强精准防控和自我防护。重症少的特点就是广大群众要掌握科学的防疫和自护手段,尽量不感染新冠疫情,但是感染了也不可怕,运用科学方式治疗和调理就可以痊愈、可以恢复。这个时候,防疫志愿者不是没有事情做了,而是要做得更精细、更扎实,更加适合人民群众的健康安全需求。一方面是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,尽量预防感染新冠疫情,或者拖迟感染新冠疫情,争取病毒危害逐渐降低的机会。另一方面是掌握居家治疗、自主恢复的科学知识、科学技巧。既不是放任自流、加重病情;也不是胡乱吃药引发病情。
因此,每一个人,不论是市民还是农民,不论是外来工还是科技人员,不论是老人还是小孩等,都仍然是防疫志愿者爱心关怀、守护健康的对象。我们相信,不论是“严格防控”时期志愿者的夜以继日守护健康安全的服务;还是“动态防治”时期志愿者时时刻刻关爱帮助老人、儿童等特殊群体预防和治疗的服务;都是我们这个社会的温暖和信心。

? ? ?第十:?《邻里守望 守护安全——今冬明春志愿者防疫服务的途径与方法》(2022年12月30日)

      即将进入2023年元旦的前夕,我们发布《邻里守望 守护安全——今冬明春志愿者防疫服务的途径与方法》的文章,就是希望在城乡群众面临奥密克戎病毒传播快、感染大,防不胜防、艰辛防治的新阶段,特别需要建立从“身边人”到“专业人”到“全体人”的关爱互助链条,让更多的人参与志愿服务、参与守望相助。一是在乡村社区将现有的年轻老人、妇女等志愿者力量发动起来,为身边的高龄老人及其他有需要的群体提供关爱帮助。二是春节期间将回乡的中青年发动起来组建志愿者队伍,为特殊群体提供关爱帮助,也为村民提供防疫科普宣传推广。三是以县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伍为枢纽,链接防疫资源、医疗资源等等,为乡村社区志愿者提供物资支持、信息支持、渠道支持,让每一个乡村社区志愿者队伍都能够为特殊群体提供医疗、救治的渠道。四是来自大中城市的专业志愿组织将最新、最前沿的防疫知识、防疫技术、阳康及恢复的科普信息等传递给乡村社区志愿者,为邻里守望志愿服务提供最及时的支持帮助。“众人拾柴火焰高”这句老话,在今冬明春的防疫防控、防治救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,不仅仅是依靠医疗专家,不仅仅是依靠专门技术,还需要广大乡村社区的群众参与邻里守望志愿服务,发现“身边人”的困难与需求,为“身边人”提供关爱扶助,帮“身边人”联系医疗救治渠道等等。这样,才能够构建覆盖社区农村的疫情防控、防治救治网络,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安全。具体包括电话守望、喊话守望、喇叭守望、微信守望、敲门守望、众人守望等方式方法,让“邻里守望、守护安全”成为今冬明春城乡防疫志愿服务的一种有效形式。

三防疫志愿服务认知的发展变化

     疫情防控的三年多来,志愿者参与防疫服务、提供关爱帮助,逐渐获得启迪、逐渐提高认识、逐渐理清思路、逐渐探索路径。不论疫情防控形势如何变化,不论防疫政策措施如何调整,“保护人民群众健康安全、保障人民群众生活发展”都是志愿者的初心、都是志愿者的追求。
第一、从挺身而出到科学认识 。如果是2020年1月,最需要的就是志愿者勇于站出来,为疫情防控提供支持,为城乡群众提供服务。那么,伴随防疫工作的发展变化,就需要防疫志愿者有更多的科学认识、更多的知识技巧,不断细化和深化防疫服务,从而切实有效、惠及群众。第二、从战胜疫情到理性应对 。最初防控疫情的时候,社会各界人士,包括志愿者都用“防疫战”“遭遇战”“攻坚战”等词语,仍然是希望通过努力战胜新冠疫情、恢复生活常态。然而,三年多的冲击扩散、起伏波动,让防疫志愿者逐渐理性和客观,发现并非“一战而胜”“一劳永逸”,而是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伴随新冠疫情的存在,伴随日常化防护、防治的生活。防疫志愿服务也需要走向多样化与灵活化。第三、从集中攻坚到全面防疫 。三年来,防疫志愿者参与许多次的集中防控服务,力求“发现一起扑灭一起”疫情。在前面集中新冠病毒冲击的时候,防疫人员、防疫志愿者的努力获得成效,保护了人民群众的健康。但是,奥密克戎的传播性、扩散性远远超乎防控界限。因此,在“解封不解防”“动态防护”中的全面防疫服务,救治救护服务,就成为志愿者的新任务、新责任。第四、从守护生命到健康文明?。防疫志愿服务就是为了保护安全、守护生命。为此,三年来从关心最初武汉疫情防控服务,到面向全国各地的疫情防控服务,都付出极大的努力,也最大限度保护了人民群众的健康安全。然而,进入“乙类乙管”之后,在保护生命安全的同时,也要更加重视健康文明的志愿服务。因为,不论是预防感染新冠,还是新冠康复期间,以及“阳康”之后的生活,都特别需要健康文明的生活习惯,养成健康文明的行为习惯,才能够更好地保护生命、保障安全。近期发现一些“阳康”之后剧烈运动、饮食失调、过度劳累、情绪波动引起的“复阳”、并发症等等,导致生命危险,是尤其需要关注和重视的。为此,志愿者要结合防疫服务中的健康文明传播,引导更多的群众预防感染病毒、预防二次感染、预防后遗症等等,都是非常必要的,也应该成为新阶段防疫志愿服务的重点内容。
     志愿者防疫服务走过了三年,走过了一千多个日日夜夜。关爱和帮助许多的群众,守护了人民的安全和健康。未来的日子里,志愿者依然在路上,依然在服务,为城市和农村提供防治、防护的支持,为居民和村民提供爱心、温暖的帮助。我们撰写这一篇回顾和记录的文章,既是记叙社志会公众号三年多以来为志愿者防疫服务发布的文章,更是向三年多来参与防疫服务的志愿者和志愿组织表达致敬、表达感谢。并且,今天的回顾总结不是结束,而是预见到新的防护志愿服务、防治志愿服务需要更多的志愿者参与、志愿者奉献,期望探寻科学理性、精准有效的专业路径。特以此文,与广大防疫志愿者共勉!

您还可以了解更多: